机器人马拉松

看了一会儿机器人马拉松,且不论具身智能这条路最终能不能走通,单看性价比,“再造一个很像人的机器”似乎不如“用机器来改造/增强人的能力”,比如说投入到脑机和人体外骨骼的研发中。

#科技圈大小事

419 日 , 2025 14:05
猪的体脂率

真的震惊,今天看赛博食录才知道,猪的体脂率只有 16%…说人胖的像猪,的确是不恰当的。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404 日 , 2025 19:20
【翻译】AI 是相机,而非引擎
本文作者Venkatesh Rao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启发性的观点:AI不是人类发明的“智能引擎",而更像是一台帮助我们观察世界的“数据望远镜”或"相机”。 传统观念认为,Al是由人类刻意设计创造的智能机器,比如电影中常见的各种人造智能生命体或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然而,Rao挑战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叙事。他认为,大模型更准确地说,并非“创造“智能,而是帮助我们从浩瀚的数据中“发现”了智能本身早已存在的规律。
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区别是什么

问一位刚认识的生物学背景的朋友,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区别是什么

答,多巴胺是一种 “好事即将发生” 的化学物质,血清素是 “好事正在发生” 的化学物质。前者促使我们寻找,后者促使我们满足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329 日 , 2025 13:54
【翻译】约束理论(下):如何将其应用于知识型工作?
帕金森定律指出如果不对组织内的任务或时间做任何限度的管控,就会出现工作无限填充时间、官僚层级扩张的“低效放大”现象。 第二篇内容从个人或局部行为层面入手,提出了一个反向破局思路:“快”本身可以减少拖延并带来正反馈帮助个人(或团队)不停地迭代、提高、尝试更多可能性。 而本文则提供了流程级、系统级的改进框架,用来避免“局部忙碌牺牲整体产能”的问题;通过识别瓶颈、优化瓶颈、服从瓶颈的过程,真正实现高效产出。
【翻译】约束理论(上):提升任何系统效率的核心原则
帕金森定律指出如果不对组织内的任务或时间做任何限度的管控,就会出现工作无限填充时间、官僚层级扩张的“低效放大”现象。 而本文则提供了流程级、系统级的改进框架,用来避免“局部忙碌牺牲整体产能”的问题;通过识别瓶颈、优化瓶颈、服从瓶颈的过程,真正实现高效产出。
【翻译】何为帕金森定律?
人们常说,可用的工作时间越长,完成工作的时间就越长。因此,一位闲暇的老太太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写明信片并寄给她在博格诺里吉斯的侄女。一个小时用来找明信片,另一个小时用来找眼镜,半个小时用来找地址,一个半小时用来构思,20 分钟用来决定去下一条街的柱廊时要不要带伞。这样,一个忙碌的人花上三分钟的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可能会让另一个人在一天的疑惑、焦虑和劳累之后一蹶不振。
【姿势】Linux服务器DD Win 系统
一般情况下在云服务商那里买到的服务器都免费安装了某个Linux的发行版,然而想安装windows则需要单独付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DD 一个windows系统来使用。DD系统是指使用dd命令直接将镜像写入硬盘以实现操作系统安装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安装效率。这里要注意服务商的ToS(服务条列),一般支持自定义挂载镜像的商家都支持DD Win系统。 安…